浏览位置:中国科技头条 > 前沿

《山水一程歌一程——唱游大运河》:别有“运味”的城市文艺地图

日期:2024-08-31 12:53   阅读量:4799   内容来源:网络   
《山水一程歌一程——唱游大运河》:别有“运味”的城市文艺地图

闻名遐迩的中国大运河绵延蜿蜒近3200公里,贯穿南北,连通古今,沿线有着优美绚丽的自然人文景观,更有着丰富动听的华彩乐章。

今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典音乐广播推出的《山水一程歌一程——唱游大运河》,走进大运河沿线重要节点城市扬州、洛阳、绍兴三地,通过“City walk”的形式,实地探访和应景解读运河沿岸城市极具特色的文艺生活,带领受众感受运河旖旎风光、探寻水脉悠长文韵、聆听运河别样律动,收获文化归属感与民族认同感。

全景式展现运河声音 架起一道流动的运河文化长廊

中国大运河由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浙东运河三部分构成,《山水一程歌一程——唱游大运河》选择大运河三个部分的代表城市扬州、绍兴、洛阳切入,以每个城市那些历久弥新的声音为深情告白,以那些动人心弦的旋律为抒情载体,从器乐、民歌、曲艺、戏曲等多个艺术门类的角度,展示了这些历史文化名城因运河而起、因运河而兴的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风貌,生动再现了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隽永魅力。

大运河是中华民族流淌千年的文脉,也是文化传播的纽带和文化创新的热土,《山水一程歌一程——唱游大运河》以“唱游”为特色,堪称一道流动的大运河文化长廊。

扬州市扬剧研究所演员表演扬剧《百岁挂帅》选段

“扬州篇”系列节目,“唱游”扬州皮市街、仁丰里小剧场、少堂书场、扬州戏曲园、何园、瘦西湖等地,感受如诗如画的水乡风景,聆听街头巷尾的乡音乡情,欣赏广陵琴派、扬州清曲、扬州小调、扬州评话、扬剧等文化瑰宝的动听魅力。多彩的艺术门类与当地风物相生相依,从不同角度展现着不同时代扬州人民的生活图景。

“洛之花女子组合”表演河洛大鼓《牡丹之歌》

“洛阳篇”系列节目,牡丹阁内一曲古筝合奏的《赏牡丹》尽显国色天香之美;应天门前一段气吞山河的豫剧《穆桂英挂帅》令人血脉觉醒;霓裳华衣、盛景如故的洛邑古城中赏一曲河洛大鼓;“最早的中国”发源地——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听一支古埙曲……听不够看不够的豫腔豫韵让人跨越时空,感受到隋唐大运河中心城市洛阳的千年风韵。

越剧演员表演越剧《沈园之夜·游园》选段

“绍兴篇”系列节目,江南园林里越剧《沈园之夜》陆游与唐琬的爱情故事缠绵悱恻;越剧小镇的古戏楼、鲁镇的双面戏台和大剧院,传承与创新兼容并蓄,百转千回的越剧就像运河的流水,柔软而细腻,用最质朴的方式触动人心。还有安昌古镇戏台上的平湖调、柯桥莲花书场里老少咸宜的莲花落,迎恩门水街的非遗客厅里上演的摊簧……“水路即戏路”,浙东运河边的绍兴,无论是越剧还是说唱艺术,均融汇了南北艺术的精华又自成一脉。

以声音为线索 在非遗瑰宝中品读大运河的千古文脉

《山水一程歌一程——唱游大运河》系列节目以不同城市的代表声音为线索,串联起古琴艺术、古筝艺术、扬剧、扬州评话、扬州弹词、豫剧、曲剧、河洛大鼓、河南坠子、绍兴摊簧、绍兴莲花落、绍兴平湖调等十余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散落在运河两岸的传统艺术有的依然繁盛,有的已经濒临失传。《山水一程歌一程——唱游大运河》通过融媒体节目的样态,以音视频的方式记录和展示这些非遗艺术的发展现状,“技术+艺术”的表现手法显示了节目组在宣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上的良苦用心,以及对融合传播的有效探索。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赵家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广陵琴派代表性传承人马维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豫剧代表性传承人李树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扬剧代表性传承人李政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绍兴莲花落代表性传承人倪齐全……《山水一程歌一程——唱游大运河》系列节目聚集了近二十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和非遗传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创新性坚守闪耀于大运河之畔,在时代芳华中源远流长。

泠泠琴音 运河千年琴韵不断,文化传承不断

河水潺潺,古琴悠悠。值得一提的是,在记录扬州、绍兴、洛阳三座运河城市声音的过程中,都有中国传统文化“四艺之首”古琴的泠泠琴音。流传千年的历史,当古琴遇见运河,这两项世界级文化遗产始终相生相依,文人的风骨随时间的长河依旧留存,中华传统文化的光芒依旧闪耀。作为中国文化历史上的一朵幽兰,古琴用自己的方式讲述着时光的变迁。

在扬州大学,古琴演奏家、中国琴会会长赵家珍应节目组邀请为年轻的古琴演奏者们带来了一堂“大师课”。讲述了古琴的历史、传承和艺术表达的精华,让大家零距离、深层次地感受古琴文化的魅力。传统名曲、当代名家、年轻琴人,一种奇妙的“缘分”和热爱的“交汇”带来了独特的互动体验。

中国琴会会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赵家珍为年轻琴人讲课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广陵琴派代表性传承人马维衡现场展示古琴斫制技艺

绍兴会稽山阴下,绍兴派古琴艺术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金少余一曲古琴曲《流觞》,尽显“曲水流觞”的文人风雅;在“神都”洛阳,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奏响的器乐合奏《运河颂》曲风典雅,音乐跨越时空再现历史,“唐宫雅乐”的气派景象在这一弹一奏间重现。

器乐合奏《运河颂》

古琴文化研究学者、斫琴师吴寒说过,“2014年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大运河以水作为载体,是有形的;2003年被评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古琴以水作为表达内容,是无形的。这两种遗产融合在一起,让大家流连忘返,能更好地理解二者的文化积淀。”宝贵的遗产,流动的文化,在非遗传承人的演绎下,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中国大运河,流淌的是中华文化,传承的是中华文脉。

“文艺+文旅”双向奔赴 解锁City Walk的全新打开方式

深入挖掘大运河文化的历史价值,同时又注重与当下社会精神需求的巧妙呼应与精准对接,沿着大运河的文明根脉,在城市和艺术的探寻中发现City Walk的全新打开方式。《山水一程歌一程——唱游大运河》创新推出的文艺与文旅的新体验,文艺范十足,好看又好听,串联起众多耀眼的人文“遗珠”,让文艺宣传既具有时代的气息又具有历史的厚重。

为了让大运河沿岸城市的文化特色更加通俗易懂又兼顾专业性,《山水一程歌一程——唱游大运河》邀请多位文化学者、文博专家,从历史、文学、社会、艺术等各个角度出发,以人文视角展开对中国大运河文化的解读,帮助观众以更有趣、亲切、快速的方式,走近大运河。

有别于普通的文旅宣传,《山水一程歌一程——唱游大运河》创新推出各个城市的文艺地图,受众可以跟随经典音乐广播精心绘制的文艺地图,来一场运河畔的City Walk,打卡运河沿线城市里的博物馆、音乐厅、琴社、戏院或剧院,看一场剧,听一场戏,感受当地丰富的文艺生活,领略独具特色的风土人情。

《山水一程歌一程——唱游大运河》既关注到大运河沿线非遗的薪火相传,也用新时代的眼光发掘非遗在当下的创新应用,节目不仅启迪着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新思路,也在广泛触达中激荡着中国人心底的文化自信与文化使命,持续唤醒人们对大运河人文的线下体验热情,让源源流淌的运河文化真正回归到大众生活中。

多形态年轻化产品融合传播 尽情呈现大运河文化金名片

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建造时间最早、使用最久、空间跨度最大的人工运河,它奔流不息,在传承与发展中蝶变。

而融合是大运河文化最突出的特质。对于“融合”,《山水一程歌一程——唱游大运河》也给出了最具创新力的答卷。节目通过“广播专题”“短视频”“大师课”等融媒体产品,覆盖各类移动终端,用年轻化的方式展示大运河的文化价值,进一步提高作品的传播力、影响力,共同推动大运河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

以守正创新的原创精品节目融合传播运河之美,打造丰富“运味”产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典音乐广播特别策划推出的《山水一程歌一程——唱游大运河》力求寻找时代性的破题点,节目的创作和播出无疑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多元化的新媒体产品,生动展现运河沿岸非物质文化传承,深入挖掘千年古运河焕发出的生机与活力,不仅开辟了文旅宣传的新途径,也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宣传各地特色文旅提供了更好的平台。

在全社会都大力提倡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民族文化底蕴的今天,以《山水一程歌一程——唱游大运河》为代表的原创文化节目的出现呼应了时代和社会的需求,彰显了优秀传统文化和本土原创的力量,以及主流媒体所应具有的文化责任与社会担当,也为精品节目的创作树立了一个新的风向标。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