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位置:中国科技头条 > 头条

带鱼“副业”到“主业”的逆袭---带鱼加工副产物活性肽开启濒危动物肠道健康保护新篇章

日期:2025-08-19 12:56   阅读量:4560   内容来源:网络   会员投稿

近日,浙江海洋大学以带鱼加工副产物为原料研发活性肽改善动物肠道健康取得了重要进展,成为带鱼加工高值化产品开发的杰出代表,这一创新结果展示了我国在带鱼副产物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最新突破,为提升带鱼加工副产物产业的持续创新能力和促进保护濒危动物肠道健康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从工业废弃物到濒危动物的“肠道卫士”,带鱼活性肽的蜕变之路,充分展现了带鱼加工副产物在高值化利用中的巨大潜力,同时也展现了科技创新在生态保护中的无限可能,为我国海洋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的路径,并为保护我国濒危动物的肠道健康贡献了力量。随着“海洋生物活性肽+”战略的深入推进,这条来自深海的“健康密码”,正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未来注入新的希望。

科技新突破!带鱼加工副产物活性肽为濒危动物肠道健康“保驾护航”

近日,在海洋资源开发与濒危动物保护的双重挑战下,浙江海洋大学科研团队成功提取了带鱼加工副产物中的活性肽,并发现其能有效改善濒危动物的肠道微生态,为濒危物种保护开辟了新路径。带鱼肽的研制耗时多年,以带鱼加工后剩余的大量低值副产物作为核心原料,依托高效的酶解技术及全程规范化生产,保障产品质量达到行业领先水平。此款带鱼肽具有高达80%以上的小分子肽占比,能够改善肠道菌群组成,提高肠道菌群物种多样性,促进肠道黏膜修复,助力濒危动物在复杂环境中维持良好的肠道健康状态。

这款带鱼肽凭借无刺激性气味、出色的稳定性和水溶性,以及不添加任何人工激素、抗生素和化学添加剂的特性,获得了众多企业的关注,具有成为濒危动物肠道健康保护领域明星产品的巨大潜力。带鱼加工副产物活性肽的出现,为濒危动物肠道健康保护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促进了带鱼加工产业与生态保护领域的深度融合与产业链的升级。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